核心团队  繁體中文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内容

中外新闻社参加国务院新闻办赴海南采访--关注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

时间:2025-10-18 12:58:24

核心提示: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和海南省新闻办公室共同主办的“中外媒体海南行”活动在海口正式启动。当天,来自捷克、美国、越南、阿联酋、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新华社、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国新网等中外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团,探访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多维度感受海南自贸港的...

  外国记者关注从改装到喷漆,如何真正实现“一站式”维修

    (中外新闻社 中外新闻网记者 韦燕)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和海南省新闻办公室共同主办的“中外媒体海南行”活动在海口正式启动。当天,来自捷克、美国、越南、阿联酋、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新华社、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国新网等中外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团,探访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多维度感受海南自贸港的建设速度与发展活力。
    记者步入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站看到,停机坪上,多架国际航班有序排队等候检修,1号大修定检机库内,工人们正在紧张作业,一派繁忙景象。

  韦燕总编辑同捷克记者交流采访体会

    “依托自贸港航权开放、保税航油、‘零关税’等政策,我们的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海口空港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烨向媒体介绍,2022年至2024年间,基地的机体保税维修业务增长超6倍,境外客户数量增长3倍。
    海航技术旗下大新华飞维空港维修基地副总监杨文博自豪地说:“截至今年9月底,我们已累计完成2400架飞机的维修工作。今年上半年的境外飞机维修量已超去年全年总量,多家境外航司已成为我们的‘回头客’。”

  中外新闻社总编辑韦燕在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接受海南媒体记者采访

    在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的定检机库内,十多架来自多个国家的飞机依次排开,将机库塞得满满当当,几百名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作业。前来维修的飞机型号也非常丰富,从窄体的空客A320、波音737到宽体的空客330、波音787等随处可见。这里维修业务的范围和深度也在不断扩充,从改装到喷漆,甚至发动机维修,真正实现了“一站式”维修,而且不少项目在业内排名前列。

  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

    为了吸引更多的飞机来到这里维修,基地还在持续获得更多国家的航空维修资质,使得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飞机都能在海南维修。飞机维修产业是海南自贸港着力打造的拳头产业。为什么产业能够在这里不断发展壮大,自贸港的开放政策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记者走访了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采购管理部的负责人,目前这里存放着超过2200种不同的消耗件,接近1.8万件。整体保障时间缩短到一周以内,也大大地提高了整体航材保障的效率。

  多架国际航班有序排队等候检修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原本在飞机维修时需要下单订购才能发货的航材,现在境外供应商可以通过保税的形式提前存放在航材超市中,使用后再进行结算。也就是说,这里的航材不再是“人找货”,而是“货等人”。通过这样的方式,平均能够减少2到3个月的零件等待时间。除了航材,维修基地的设备“上新”也能省钱。

  基地还在持续获得更多国家的航空维修资质

    中外新闻社总编辑韦燕在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接受了海南媒体记者采访。韦燕说,在这里,处处感受到自贸港“零关税”带来的红利,利用自贸港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最新引进的设备、飞机零部件等,不仅仅是填补了国内高端飞机维修能力,更重要地是,企业获得巨大的利益。
    目前海南省正将航空维修产业作为重要增长极产业培育,下一步还将继续从政策引导、维修能力提升、人才培养支持等方面助力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具有里程碑意义。

  截至今年9月底,基地已完成2400架飞机的维修任务

  今年飞机维修产业的产值比去年同期会增长30%以上

  这里的航材不再是“人找货”,而是“货等人”

2025101856784121.JPG
  中外记者在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采访

作者:记者 韦燕  来源:本网站
相关文章